close
到達源頭。可一旦你到達源頭,那個圓就完成了。

誰創造了上帝?」一個8歲的小孩兒問。

  「上帝沒有開始或結束,」老師回答。,

  「但一切都有開始或結束,」男孩兒堅持說。

  另一個8歲的孩子想幫他:「圓的開始或結束在哪裡?」他問。

  「我明白了,」第一個孩子說。

  如果生命真正是完整的,那個圓必須回到最初的一步。圓必須完整。那就是廓庵之前缺少的。道家的畫止於第八幅,但廓庵感到了,他感覺很對,圓還不完整--少了什麼。

  一個人從這個世界開始;他必須在這世界結束。只有那時圓才是完整的,人才是完全的。

  在禪裡面他們說:當我入道以前,河是河,山是山。當我走進去,我糊塗了。山不再像山,水不再像水。一切都變得亂七八糟,顛三倒四。一團糟。當我到達終點,道路完結了,水又是水,山又是山。

  必須是這樣。你在這世界開始。世界是已有的。無論你從哪裡開始,你都在這世界開始。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圓是完整的,旅行完成了,你是滿足的,你必須在這世界結束。但在中途,事情會亂七八糟。

我帶著瓶子去了市場,滿載而歸。我去了酒店和市場,我看到的每個人都開悟了。

廓庵說這話的意思是:現在「是」是那麼完全,寺院和酒店對我都一樣。現在我看見神無所不在。現在神就是無所不在。每一個我看到的人都開悟了。

  那是最後一件要記住的事情。一旦你開悟了,你找不到一個沒有開悟的人。不是每個人都開悟了,而是如果我看你,我看不到任何別的東西--你開悟了。那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在說你們都是佛。佛是你的內在本性。我看透自己的那一天,就在那一天整個世界對我來說都開悟了。

無論你是什麼,你將發現世界完全相同。你在世界上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發現你自己。世界是一面鏡子。如果你開悟,你就被開悟的存在所圍繞。沒有別的辦法。你被一個開悟的宇宙所圍繞。整個的存在,岩石與河流,海洋和星星,都是開悟的存在。它取決於你。你所在之處,你創造你的世界。如果你苦惱,你活在一個苦惱的世界。如果你開悟,你活在一個開悟的世界。如果你的能量在內心慶祝,整體就成為一部慶祝的交響樂。

  你就是世界。

摘錄自 禪宗十牛圖



  真理並不是意味著什麼,它只是存在。 

  它就好像一朵花,它並不意味著什麼,一朵花意味著什麼呢?它只是存在。 

  意義是屬於頭腦的,意義是由頭腦所強加上去的。真理並不屬於頭腦,當頭腦不復存在,真理就存在了,所以真理怎麼能夠意味著什麼呢?它只是存在。 

  如果你去經驗它,它就是真理,同樣的東西如果你去相信它,它就是一個謊言。 

  是的,完全正確。唯有當你去經驗它,它才是真理,因為真理是一種經驗,而不是相信。相信意味著你不知道,你具有借過來的知識,你知道某些關於它但不是它的東西。關於它的東西是某種離得很遠的東西,它是一個謊言。對真理的一切描述都是謊言,只有真理才是真實的。 

  真理不能夠被說出來,它只能夠被經驗,所以,師父一直在做些什麼呢?他們引導你由一個謊言走到另外一個比較接近真理的謊言。然後他們再引導你從另外一個謊言走到另外一個謊言, 那個謊言又更接近真理,但是所有的謊言都是謊言,不管是比較接近或是比較不接近都沒有什麼差別。當你跳開所有的謊言,那就是跳開頭腦--那個說謊者。當你跳開頭腦,真理就存在了, 它只是存在,唯有到了那個時侯,它才是真理。 

  耶穌所說的對他本身來講是真實的,但是對基督徒來講呢?所有那些美麗的句子都是死的謊言,都是讓人家去相信的。只是藉著相信,你無法達成真理。如果你去經驗它,它就是真理,同樣的東西如果你去相信它,它就是一個謊言。 

  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而不那麼明顯地,它也是「是什麼呢?」 

  讓我再重複一次,好讓你能夠抓到那個意義: 

  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 

  對於真理沒有什麼話可以說,它就是這麼多,它就是這樣。它無法被比較,它不可能有類似的東西。你不能夠說:它就好像這個。真理只像真理,但這變成了邏輯的重複句:說真理就是真理就好像說A就是A,它並沒有加進任何東西到你的知識裡面,然而這是事實。真理是一個重複句,因為存在裡面沒有一個能夠變成像它的東西。我們不能夠說:「真理就好像那個。」因為只有真理存在,沒有其他的東西存在。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 

摘錄自 奧修老子道德經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那首歌必須被唱出來,雖然知道得很清楚說或許沒有人會瞭解它;那幅畫必須被畫出來,雖然知道得很清楚,或許沒有人會去欣賞它。 

  這種事曾經發生在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的身上,他作畫的時候完全是自發性的,沒有人能夠瞭解他在畫什麼,沒有準則可以用來判斷他的畫,事實上,在梵谷存在之前怎麼可能有準則存在?準則必須依據梵谷而存在,它們不可能存在於他之前。世界上有其他的畫家,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梵谷,所以,怎麼可能有準則、有評判標準來判斷一個梵谷呢? 

  梵谷將一個新的世界帶進了這個世界,他畫了一些畫,而那些畫從來沒有賣出去,但那並不是重點,他從來不因此而感到沮喪。如果他碰到老子,他一定會說:如果人們買了它,那麼它就不是真正的畫。因為沒有人買它,所以它裡面一定有某些東西,沒有人能夠搞清楚它裡面是什麼東西。 

  他的生活由他弟弟來供應,但是他弟弟所供應的錢很少,只夠他買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食物、衣服、和住處,一毛錢都沒有剩。所以,他會吃四天,然後斷食三天,因為他必須用那些錢去購買顏料和畫布來作畫,這就是他的整個生活形態,他活得並不長。

  這個世界不適合那樣的人生存,他們會一直保持是外來的人或陌生人,他們會覺得沒有回到家。他畫得很瘋狂,因為他知道生命很快就會衰退。當你一個禮拜只吃四天,而且又吃得不好,接著又是三天的斷食,你怎麼能夠活得很長?但他還是一直在作畫,而他覺得很高興。 

  他的弟弟西奧梵谷非常非常沮喪,因為一張畫都賣不出去,他本身是一個偉大的繪畫評論家,他支持梵谷,他試著去賣他的畫,但是一張畫都賣不出去。為了要使梵谷高興一下,有一次他送錢給一個朋友,哄他去買至少一幅梵谷的畫,那個人來,梵谷覺得很高興,至少他的畫已經有人欣賞了,他將他所有的畫都展示出來,幾乎有兩百幅,那是他畢生的努力,但是他越展示,他就越知道說那個人並不瞭解,他只是很匆忙地,想要隨便買了就走,所以梵谷說:我不想賣,我懷疑,是我弟弟拿錢給你的。他將那個客人趕出去,那算是最後一次,他說:我以後再也不賣我的畫,他只是將他的畫到處送人--比方說,他會到街角的茶館,將他的畫送給他們--但是在他死後,人們開始搜尋他的畫。 

  他為他自己創造出那個準則,真的很了不起。像梵谷這樣的人必須作畫,同時創造出判斷繪畫的準則,因為沒有其他的準則存在。 

  像老子這樣的人必須創造他的真理,以及那個真理要怎麼樣才能夠被看出來或是被瞭解的方法。 

  梵谷過世之後,他的畫變得很有名,整個歐洲都在搜尋他的畫,任何他住過的地方--小鎮、旅館、茶館、咖啡屋等,全部都被搜遍了。人們將他的畫當成垃圾丟掉,他們已經完全忘掉那些畫。現在世界上幾乎有一百張重新被發現的畫,每張畫至少價值四千萬美元以上,但是梵谷的一生卻過著像乞丐一樣的生活,沒有人曾經向他買過一幅畫。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對那個最偉大的來講,有一個困難,因為那個最偉大的跟一般大眾之間存在著一個距離,而且那個距離非常大。只有兩個可能性:或者是那個偉大的人下降到大眾的層面--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它不可能發生,它是不自然的--或者是一般大眾達到較高的層面,那是唯一的可能,但那需要花一些時間,那就是為什麼即使在幾千年之後,佛陀、老子、和克里虛納仍然保持是一個謎,那個奧秘並沒有被解決。 

摘錄自 奧修老子道德經
 

  老子說:
全世界的人都說:我所教導的道很像愚蠢。

  因為不論老子在說什麼,他是在說:要生活在此時此地!這是愚蠢的!因為一個理性的人總是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他說:明天我將會好好地生活。當各種事情都被弄好,當時機對了,當我有空間,又有足夠的錢,還有一座大的皇宮可以住,我就會好好地生活,現在我怎麼能夠好好地生活?

  每一位父母都教導他們的小孩說:要為未來而犧牲現在,要為下一個片刻而犧牲這個片刻,要為其他的事情而犧牲你自己。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理性延緩真正的生活。但是心說:現在就好好地生活。那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現在就好好地生活。事實上並沒有其他的生活方式,要不然就是你現在生活,否則你就只是假裝在生活。你從來沒有真正在生活,你只是在延緩,你只是在走向死亡,你從來沒有真正生活。因為要真正生活的話除了現在以外沒有其他的時間。存在一直都是在現在,但是理智一直都是在為未來思考和計畫。當然,如果有人說:現在就好好地生活。你將會說:那怎麼可能?我必須先作安排,我必須計畫,當正確的時機來臨,我就會好好地生活。它永遠不會來臨,有無數的人過世了,那個正當時機永遠沒有來到他們身上,它也從來不會來到你身上。

  人們說:我所教導的道很像愚蠢。它必須像愚蠢,所有偉大的智慧看起來都像愚蠢。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傻瓜看起來好像有理性,只有傻瓜是理性的,所有的智者看起來都有一點奇怪,他們不屬於群眾,他們不屬於群眾的想法,他們按照他們的本質來生活,他們看起來好像白痴。「白痴」(idiot)這個字很美,它來自希臘文的idioti,而希臘文的idiotiki意味著私人的,這是很有意思的!白痴就是一個過著他私人生活的人!不是一個群眾的生活,不是多數群體的一部份。一個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過他自己的生活的人就是白痴。

  杜斯妥也夫斯基寫了一本很美的小說叫作「白痴」。如果老子看了它,他一定會很欣賞它。在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裡的白痴剛好就是那個可以被稱之為愚蠢的人,也其實他是聰明的。世界已經變得很愚蠢,如果你想要成為聰明的,那麼你必須在你週遭的人的眼光中看起來是愚蠢的。

摘錄自 奧修老子道德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a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