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存在都是神性的!

我聽過一個蘇菲的故事。有一次一隻在大海中的魚聽到有人在談論大海,那隻魚第一次聽到說有像大海這樣的東西存在,她就開始去找尋,開始去問、去探詢,但是沒有人知道大海在哪裡。她問了很多魚,大魚和小魚、為人所知的魚和不為人所知的魚、有名的魚和不那麼有名的魚,但是沒有人能夠回答說大海在哪裡,他們都說他們曾經聽說過,他們都說:「從前某一個時候,我們的祖先知道它,它寫在經典裡面。」然而大海就在他們的周圍,他們就在大海裡面,他們就在大海裡面談話和生活。

  有時候因為那個最接近的是那麼明顯,你很可能反而忘了它。那個最接近的是那麼地接近,以至於你看不到它,因為即使只要去看它也需要一些距離、一些空間。然而在你跟神性之間沒有空間,在魚和大海之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隙。魚就好像波浪一樣,都是大海的一部分,或者也可說大海只是魚的存在的無限延伸。它們並不是兩樣東西,它們一起存在,它們的存在連結在一起,它們的「體」或許顯得不同,但是它們內在的精神是同一的、是單一的。

  我們的情況也是一樣。我們繼續在問神,繼續在說神是否存在,我們有很多贊成或反對的辯論。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說它只是一個神話,有些人說它是唯一的真理,但他們都是根據經典來說的,沒有人有立即的經驗。當我說立即的經驗,我的意思是說由你裡面成長出來的經驗,或是你在它裡面成長的經驗。它是那麼地親近,以至於你無法感覺出你在哪裡結束,而那個經驗從哪裡開始。

  神不可能是任何被找尋的目標,他仍然保持是那個主觀性。你不會在什麼地方找到他,因為他存在於每一個地方。如果你開始要在什麼地方找尋他,你將無法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一切的存在都是神性的。神祇是意味著整個存在、意味著整體、意味著那包圍著你的海洋、意味著生命的海洋。

  在我們進入這個親密的找尋和探詢之前、進入這個人們稱之為神的親密經驗之前、進入這個佛陀稱之為涅槃的親密經驗之前、進入這個耶穌稱之為「神的王國」的親密經驗之前——名稱將會有所不同,但所指的經驗是一樣的——第一件要記住的事是:它並非離得很遠,它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現在你就坐在他裡面,在他裡面呼吸,呼吸著他,穿透他。

摘錄自 成道之路.吠檀多


  我曾經聽過一個布袋禪師的故事。有一天他經過一個村莊。他一直都背著一個很大的袋子在肩膀上,裡面裝滿了小孩子的玩具、巧克力和糖果。有人問他說:「布袋,我們聽說你只是在扮演一個角色,只是在演戲,我們聽說你是一個禪師,但是你為什麼一直浪費你的時間只是在給小孩子們禮物?如果你真的是一位禪師,那麼就顯示給我們看看禪是什麼。」禪意味著真正的宗教精神。

  布袋放下了他的袋子,他立刻放下他的袋子,他們不懂,所以他們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他說:「這就是全部,如果你放下擔子,這就是全部。」

  他們問說:「好,那麼下一步呢?」

  所以他再度把他的袋子背上去,開始走路。「這就是下一步,但是現在我並沒有在背這個袋子,我知道說這個擔子並不是我,如此一來,整個擔子就變成只是要給小孩子的玩具,他們將會享受它。」

  第二步就是要丟棄這個你所背負的袋子,而唯有當你沒有在背負它的時候,你才再背負它,那麼你就能夠背負整個世界,那麼就不會有問題,你不會與之認同。第二步就是放掉那個袋子。所以,要成為布袋禪師,放掉任何你一直攜帶很久的東西。任何你在背負的東西都是醜陋的。悲傷、醜陋、恨、痛苦、憤怒、嫉妒,你所攜帶的就是像這一類的東西。如果你因此而變成一個很大的傷口,那是不足為奇的,那就是你所攜帶的。所以在第二步,你必須去掉任何裡面的東西。

摘錄自 成道之路.吠檀多
 

  錯誤會存在,但是那些錯誤並不在你的本性裡面,它們是在你的作為裡面,它們是在你的行動裡面,而不是在你裡面!

不要覺得罪惡感、不要覺得你自己是一個罪人、不要覺得你是錯的。如果你是錯的,那麼你就不會存在。你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神想要保存你,你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神愛你。你存在,所以整個存在都支持你,你存在,因為你值得神這麼麻煩。接受你自己,對你自己要有一種愛的態度。

  耶穌說過:「要愛你的敵人像你在愛你自己一樣。」但是沒有人愛他自己,所以你怎麼能夠愛你的敵人就像你在愛你自己一樣?你只是在恨你自己。對我而言,如果你愛你自己,你就已經變成宗教的。唯有一個愛他自己的人才能夠愛別人,一個在內心深處恨他自己的人無法愛任何人。

  如果你無法愛你自己,你怎麼能夠愛任何人?如果你無法接受你自己,你怎麼能夠接受任何人?所以你們所謂的聖人都一直在譴責他們自己,他們一直在譴責整個世界,他們譴責每一個人。當他們譴責他們自己,他們就譴責了整個世界。你跟你自己是最接近的,如果在你裡面的存在遭到譴責,那麼你怎麼能夠接受離你很遠的存在?你怎麼能夠接受存在於別人的存在?

  不要有罪惡感,不要譴責。錯誤會存在,但是那些錯誤並不在你的本性裡面,它們是在你的作為裡面,它們是在你的行動裡面,而不是在你裡面。你的行為是錯的,因為你不覺知並不是說你是一個罪人,那些錯誤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不警覺。神在你裡面睡覺,睡得很熟,有時候你甚至可以聽到他的打鼾聲——睡得很熟。

摘錄自 成道之路.吠檀多
 

  你或許聽過下面這個故事,它很有名,但是基督教一直錯過它的意義。在一個村子裡,有一群人來到耶穌面前,他們帶來一個女人,以群眾的眼光看來,那個女人犯了罪,所以他們告訴耶穌說:「這個女人是一個罪人,她本身也承認,所以,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在古老的經典裡面有寫到,她應該被丟石頭至死。你認為如何?我們應該怎麼辦?」

  他們試圖要陷耶穌於兩難式裡,因為如果他說不要殺死她……群眾預期他會這樣說,因為他一直在說:「愛。如果某人打你的右臉,你要將左臉也讓他打,如果某人強迫你挑他的擔子挑一英哩,你要幫他挑兩英哩,如果某人搶了你的外套,你要將你的襯衫也給他。」這個人不可能說:「殺死她,將這個女人用亂石砸死。」如果他說:「不,不要殺死她。」那麼他們就可以說:「你反對經典,所以你不能夠成為一個先知。你不屬於我們,你是一個破壞者。」

  但是耶穌逃過了他們的兩難式,因為兩難式只存在於執著的頭腦。當沒有頭腦的時候,兩難式就消失了,因為兩難式是分裂所造成的。你將事情一分為二,你將事情分成兩個不同的極端,那麼問題就產生出來了:「要選擇哪一個?要如何選擇?」那麼問題就產生出來了。但是如果沒有頭腦,那麼就沒有選擇的問題——「無選擇」就發生了。

  所以耶穌說:「對的,經典上寫著要向這個女人丟石頭至死,可以,拿石頭來把她砸死,但是唯有那些不曾在行動上或頭腦裡犯過罪的人才能夠用石頭來砸這個女人。」

  接著,那些帶頭的群眾開始消失,因為沒有一個人不曾在行動上或頭腦裡犯過姦淫。不管你在行動上犯了它或是在頭腦裡犯了它都沒有什麼差別,它對意識而言都一樣,都沒有差別。不論你是在想殺一個人,或是你真的殺了人,都沒有差別,因為當你想到的時候,你已經在內在殺了他。如果只是在頭腦裡,你想要強姦一個女人,那麼你就算強姦了,你整個人的存在已經做了它,至於它是否在事件的世界裡實際發生,那是無關緊要的,那是次要的。就你而言,你已經犯了那個罪。

  沒有人能夠對那個女人丟石頭,群眾消失了,只有那個女人被留下來,所以那個女人告訴耶穌說:「但是我有犯罪……我做錯了,我是不道德的,所以不論群眾是否要用石頭砸死我,你都可以懲罰我,我承認。」

  耶穌說:「我是何許人而可以判斷?那是你跟你的神之間的事,那是你跟那最終的之間的事,那是你跟整體之間的事,我是何許人而可以判斷?那是你和存在之間的事,我怎麼介入呢?」

  這是聖人的頭腦,是聖人的「沒有頭腦」(無心,天真)他不劃分,所以他不判斷,他不說這是好的,那是壞的,只有這種類型的意識能夠達到真實的眼睛,達到能夠看、能夠穿透「那真實的」的眼睛。

摘錄自 成道之路.吠檀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a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