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目的

我聽說過一個人找啊找啊找啊。他快近70歲了,有人問,「你的探索還沒結束嗎?你什麼時候才能安定下來?」

  他說,「我在找一個完美的妻子。」

  「70年過去了。死亡已經在敲你的門。你何時才能安定下來?」

  他說,「我能做什麼?沒有一個完美的妻子你怎麼可能快樂呢?」

  朋友問:「但你找了那麼久,怎麼連一個都找不到?」

  他說:「是的,但有一次我確實找到過一個女人。」

  那人說:「那你為什麼沒有和她結婚呢?」

  70歲的探索者變得十分傷感。他說:「這是困難的:她也在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完美是一種頭腦的要求,一種自我的旅程。生命美麗但不完美。一旦你明白這一點,你開始享受當下。你越享受,你就變得越能享受。

  讓我告訴你:快樂不需要起因--快樂只需要一種享受的習慣,只是一種天性,一種享受的能力。不需要別的什麼。那種能力只能由享受而來,不能由任何別的東西而來。如果你享受,你就越能夠享受。你變得越有能力,你就越能享受。這麼繼續下去;它達到一個越來越高的頂峰,一個越來越高的尖端。

  每一個時刻都來自這個時刻。下一時刻來自這一時刻。如果你完全地、熱愛地、快樂地活過這一刻,下一刻將來自這一刻,你將誕生於這一刻。下一刻將打開更多的可能性,它將使你更有能力。

  快樂是你已經擁有的一種能力,但你從來不起用它。這就像一個孩子從不被允許用雙腳走路,他變得殘廢了。並非他沒有走路的能力,而是從不允許他走。母親太怕他會跌倒,所以至今他還在用四肢走路,因為害怕。每個孩子生來快樂,就如每個孩子生來會走路。沒有別的什麼。

摘錄自 禪宗十牛圖


  到達源頭

死亡是一種偉大的揭示。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有宗教。宗教因死亡而存在。因為死亡才誕生了佛陀。所有的佛都因對死亡的認識而誕生。

  佛陀路過一條街,他碰到一個死人。他問他的僕人,那個把他扶上馬車的車伕:「這人出了什麼事?這人出了什麼事?」

  馬車伕無法說謊。他想說謊--那是我們互相在做的事情--他想對這個年輕人說謊:為什麼毫無必要地干擾他?他現在這麼年輕。為什麼他要被死亡煩擾?

  故事是美麗的。說他剛想說謊,迴避,給一些這樣那樣的解釋,但神在天堂裡看著,它們即刻來到它的存在之中;它們佔有了他,迫使車伕說出真相。儘管想說謊,但他卻發現自己在說,「這人死了,每個人都會那樣,就連你也是,先生!」

  「就連我?」佛陀說。「那麼帶我回家吧。那麼沒有地方可去,那麼整個生命都是虛假的。我不必浪費時間;我必須尋求永恆。」

  那就是尋找牛。

尋找牛是尋找能量,生命的永恆的能量,非常動態的能量。它不知道死亡。它通過許多死亡。每次死亡都是一次新的組成之門。每次死亡都是一次清除。每次死亡都是一次卸落。每次死亡只是令你解除舊的。

  生命,真正的生命,永不死亡。那麼誰死亡?你死。「我」死,自我死亡。自我是死亡的部分;生命不是。因此如果你能夠沒有自我,那麼你也沒有死亡。如果你能夠有意識地放下自我,你征服了死亡。在對牛的探尋中,唯一必須做的事情是漸漸地放下自我。如果你真正地覺知,你能在一步之中放下。如果你不那麼覺知,你必須漸漸地放下。那取決於你。可一件事是肯定的:自我必須被放下。隨著自我的消失,死亡消失了。隨著自我的放棄,死亡也被放棄了。

摘錄自 禪宗十牛圖
 

  住在一個人真正的居所……那意味著只是做一個人自己,不試圖成為別人。
從不介意那沒有的……
河水靜靜地流淌,鮮花紅豔豔。

看看河流:不管周圍在發生些什麼,它在深深的平和中,在深深的寧靜中流淌,並不被岸上所發生的事困擾。不為所動,它流淌著。它始終與它的本性和諧,沒有什麼把它叫走,從它自己那裡叫走。無論周圍的世界發生什麼,河流始終是一條河流--  忠實於自己,它一直在流淌。即便一場戰爭在繼續,即便在扔原子彈,無論在發生什麼,好的或壞的,河流總是忠實於自己。它不停地流著。流動是它的內在本性。平和是你忠實於自己的一個影子。

  看看樹上的花朵……花兒紅豔豔。樹木是如此地忠實於它們自己。沒有一朵花在以任何方式模仿另一朵花。沒有模仿,沒有競賽,沒有妒嫉。紅的花就是紅的,就為著是紅的興高采烈。它從未想做另一朵花。那麼,人呢?

  人因為慾望、模仿、妒嫉、競爭而錯過了他的真實本性。人是地球上唯一不忠實於自己的存在,他的河流與他自己不和諧,他總是流到別的地方,他總是看著別人,他總是想成為別人。那就是苦惱,不幸。你只能是你自己。沒有別的可能,不存在別的可能。你越早明白越好。你不能成為佛陀,你不能成為基督,沒有必要。你只能成為你自己。

  可每個人都試圖成為別人。於是我們走啊走,離本源越來越遠。距離是由慾望造成的。你看見有人駕駛一輛漂亮的車你就想要那車。不是需要車--剛才還沒有需要。忽然,看見別人駕著車,一種慾望產生了。如果你沒有看到那車,慾望永遠不會產生。所以它不是你內在固有的,而是來自外在的某種東西。這就像江河正在流向大海,它在岸上看見了什麼,流動中斷了;現在江河不想去大海了。現在,在這岸上,它想依附什麼,佔有什麼。現在江河偏離了它的本性。它從它的本相、純粹,從它的真實中墜落了。

摘錄自禪宗十牛圖
 

  見佛殺佛

放下一切設想。放下一切應該如何的念頭。「應該」是最厲害的毒藥。只是自然地生活。

  這就是禪的獨特之處:它沒有給你任何設想,它幫助你自然。它不給你任何形象以便你去模仿。禪宗的師傅說:即使你在路上遇見佛陀,立刻把他殺了!如果你叫出佛陀的名字,漱漱你的口。他們知道佛陀的准信,他們明白;所以他們才那麼強硬。他們看上去強硬;他們並不強硬。他們說你只能是你自己,所以不應允許任何模仿。你應除去一切模仿的種子;否則你將成為一種虛假,你將是一個虛假的存在。

  就做你自己。沒有其他目標要達到。清醒地、快樂地活著,一切都將會是它應有的樣子。沒有必要去想「應該」。真實將像影子一樣跟著你。你只是安下心來,在你的本性中放鬆,自發的,自然的。不要按照規則生活。讓規則出自於你的本性。

  禪是人自然的宗教。它幾乎是沒有宗教的宗教,沒有神的宗教。它超越一般的道德。

  從一開始,真實就是清晰的。在靜默中平衡,我看到形式的形成與消解。

  如果你只是保持自然,你成為一個觀照者。一種慾望產生,它形成--你仍是一個觀照者。它怎麼形成,它就怎麼消解。你不必做什麼。就像海面的波浪湧起又退落--不必做什麼。不必對抗,不必爭鬥。形式產生又消失,你仍是個觀照者。你知道沒有與你相同的形式,你也與任何形式不同。

對於禪宗來說沒有什麼真正的問題--因為他觀照事物並接受它們的本性。水,寶石般的綠--有什麼問題?山,靛藍靛藍--有什麼問題?一朵花是一朵花,一根刺是一根刺。事物就是它們本來的樣子。有什麼問題?

  當你開始評判它們時問題就產生了。你說:如果水不是寶石般的綠會更好些。現在問題產生了。如果你說:假如山不是靛藍的會更好些。現在你陷入了麻煩。

  水就是寶石般的綠,山就是靛藍的--接受事實。與事實共存,不要把理論帶進去。只是繼續觀照你的頭腦。它不停地帶來理論。它不讓你接受任何東西。它不斷地思考:不應該這樣,應該是那樣。它不斷地把想像帶進來。

  看……問題在哪裡?

  事物就是它們本來的樣子。如果你接受這點,如果你明白這點,就不必做什麼了。你回家了。然後你不斷地觀照,你不斷地享受。景色是美麗的,景色分外地美麗--可不要把你自己帶進去。帶著你的評價、判斷,自我進入了。

摘錄自 禪宗十牛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a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