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的內容因人而異,但是在每個小我中運作的結構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小我的差異只是在表象,深究之下都是一樣的。它們是怎麼樣相同的呢?

它們都是靠認同分離為生。當你透過小我而活的時候(小我心智製造的自我,由思想和情緒組成的),你身份的基礎就是不可靠的,

因為思想和情緒的本質就是短促而稍縱即逝的。所以每一個小我都不斷地在為生存而掙扎,試圖保護和擴大自己。為了要維護「我——思想」,

它需要一個相對的思想——他人。概念上的「我」,如果沒有一個概念上的「他人」的話,就無法存活。當我視這些「他人」為敵人的時候,

他們是最與我分離的。在這個無意識小我模式天平的一端,是小我強迫性地責怪、埋怨別人的習慣。

耶穌對此也曾說過:「為何你只看見你弟兄眼中之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呢?」在天平的另一端,是個人之間的暴力行為和國家之間的戰爭。

在《聖經》中,耶穌問的這個問題從未得到回答,但是答案當然應該是:因為當我批評或責怪他人的時候,我覺得有優越感,也比較強大。

對他人內在的小我不予反應(nonreaction),是讓你超越自身小我,同時化解人類集體小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只有當你能夠辨認出他人的行為是出自於小我,亦即出自於人類集體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時,你才可能真正處於「不予反應」的狀態。

當你明白他人的行為不是衝著你而來時,你原先想要反應的那股衝動就消失了。若對小我不予反應,你就能夠時常啟發別人內在健全的心態,

所謂健全的心態,就是不被制約的意識,而非被制約的意識。有時候,你或許會採取一些實際的行動,以保護自己不受無意識者的侵害。

但是當你這麼做的時候,毋須將他們變成敵人。然而,你最大的保護,就是保持意識臨在的狀態。當你把人家的無意識(也就是小我)

看成是針對你個人時,就會把對方視為敵人
不予反應不是示弱,反而是顯強。不予反應的另一種表達詞彙是寬恕。寬恕就是去忽略(overlook),

或是去看穿。
當你看穿了小我,就能夠直視到每個人內在都具有的本質——健全的心態。提醒別人他們所犯的錯誤或不足之處以促其改進,

和抱怨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避免抱怨不盡然就是必須忍受不好的質量或是行為。小我並不存在於你的話語之中,只要你謹守事實,事實永遠是不偏

頗的(neutral)
。從你覺察到內在小我的那一刻起,嚴格來說,它就不再是小我,而只是一個舊有的、被制約的心智模式。小我指的就是無覺知。

覺知和小我無法共存。舊有的心智模式或習慣可能還是會在一段時間內存活並重現,因為它有著幾千年以來人類集體無意識的動能在背後撐腰,

但是它每被辨認出來一次,就會被削弱一次。一股長存於心的怨恨稱為怨氣(grievance)。心存怨氣就是處於一種長久的「對抗」(against)狀態,

這也就是為什麼怨氣是組成很多人小我主要部分的原因。你必須抱持誠實的態度,才能知道你是否還在豢養怨氣,

或是生命中是否還有你無法完全原諒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敵人」。如果是這樣的話,請你在思想和情緒層面去覺察那股怨氣,

也就是說,去覺知那個讓怨氣存活的思想,同時,去感受你的身體對這些思想的反應,也就是你的情緒。不要試著放下那股怨氣。

試圖去放下、去寬恕,是沒有用的當你明白怨氣只會加深虛假的自我感、讓小我繼續存活,此外別無他用的時候,寬恕自然會產生。

只要看見了,就能釋放。耶穌的教誨中說道:「寬恕你的仇敵。」其實就是去消除人類心智中小我的主要結構。

摘錄自一個新世界   

我們常因自我感而做出各種錯誤決定    

要練習時時 臨在

時時 覺知  

當你明白小我的運作

寬恕 自然會產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a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